說包玉剛實驗學校是上海家長心目中無比向往的學校之一,應該不為過。胡潤百學首次發布國際學校百強榜時,就把包玉剛列為,它也確實在國際學校里比較有名氣。
如果說底層是應試教育,中層是素質教育,頂層是精英教育。那么包玉剛的教育,是集中在素質教育,甚至精英教育上的。包玉剛實驗學校培育學生的秘訣究竟是什么?——聯合家長,給學生“正能量”的家庭教育,是包校校長吳子健十分看重的要素之一。
包玉剛校長 吳子健
-上海市九年一貫制學校教育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
-主持的課題獲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成果三等獎,上海市第七屆教師科研成果一等獎,中國可持續發展項目“十五”優秀研究成果專著三等獎
吳子健校長此前長期擔任建青實驗學校的校長,從十五年一貫制的建青實驗學校到十二年一貫制的包玉剛實驗學校,吳校長見證了數以萬計孩子從幼兒到成年的成長經歷。
在他看來,無論對孩子還是對學校而言,一個品格高尚,思想開放,心胸寬廣,愛好廣泛的好家長都是非常重要的,能給予孩子一生的影響。(以下內容為吳校長親述)
我覺得一個好的家長,首先人生觀、價值觀、幸福觀都應該是“正能量”。也就是說家長本身應該有正確的價值觀,才可能對孩子的價值觀有積極影響。
“正能量”,正如包玉剛爵士的座右銘“持恒健身、勤儉建業”、包玉剛實驗學校的核心價值觀——仁、義、平。
包校家長們經常會在雙休日、節假日和孩子一起組織各種活動;在五一、國慶、圣誕節及寒暑假,與孩子們一起到貧困地區走訪考察;參與“國際小母牛組織”的“開卷助人”慈善活動,向貧困地區的家庭提供家畜等等。
這其中有很多家長幫助孩子的動人故事。小學部四年級D班的朱同學在“開卷助人”啟動儀式當天就和爸爸媽媽商量捐款事宜,在父母的引導下,他想到了當下在朋友間廣泛使用的微信朋友圈,將“開卷助人”的活動信息廣而告知,較終得到了多位好心親友的幫助。
2011年以來,在小母牛“開卷助人”活動中,家長與師生代表一起前往了善款幫助的安徽大別山霍山縣以及安徽休寧縣徐源村探訪受助的家庭,了解當地人民的生活情況。同農村家庭的孩子一起玩耍,一起干農活,一起吃飯,一同體會了一把農民的生活。包校學生直觀地體會和了解到了來自山區孩子的生活情況與參與“開卷助人”活動的積極意義。
同時,包校不少同學在家長的支持下,也紛紛以班級、年級或跨年級形式開展愛心慈善活動。正是通過這些積極有意義的活動實踐,家長全力關心和支持學校的品格教育,幫助引導孩子理解和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道德觀,讓健康向上的教育理念滲透入孩子的心靈,幫助他們健康地成長。
現在很多家長都很重視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我覺得,作為家長也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
自行車俱樂部
在包校的支持下,包校家長自發組成了非營利的“自行車俱樂部”,俱樂部由四五百名學生、家長和老師組成,至今成功組織了幾十次活動。
在自行車騎行中,初中部學生騎行較長可達950多公里,小學部學生騎行較長可達490多公里,每天徒步深山小路30多公里。家長學生自發報名,活動促進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親情;艱苦而充滿樂趣的旅途中,孩子們也了解到堅持不懈的真諦。
故事媽媽
包校還有那么一批喜愛講故事的家長。“故事媽媽”團隊由包校小學部的家長組成,其繪本故事選材和進班順序依據:由己及人,再到環境、社會,再到生命價值和人生信念的順序。
“故事媽媽”們除了進班給學生講故事傳遞生命教育的理念外,還群策群力、自導自演舞臺劇《傻鵝皮杜妮》、《凱琪的包裹》,并依據包校外方學生較多的校情,故事媽媽自2013學年級在故事選材中還編入了英語故事《Aday's Work》。
“故事媽媽”受到了學生們的熱烈歡迎,只要看到“故事媽媽”團隊的成員在校園中,就總有學生會期待地詢問“您今天是來講故事的嗎?”在充滿童趣的故事中,在媽媽們溫柔親近的講述里,“生命教育”潤物細無聲地滋潤進了學生的心田。
如果家長都能夠把科技、藝術、體育等作為自己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這種生活態度就會影響到孩子,讓孩子也自然而然把這些作為自己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包校小學部,許多孩子的爸爸會自發組織起來,在雙休日和平時放學后與孩子一起進行足球訓練或開展校際比賽。他們說:平時媽媽對孩子關愛較多,而作為爸爸,雖然工作忙也要利用盡可能多的時間來和孩子們一起活動,培養男孩的陽剛之氣,以及尊重規則和團隊合作精神。
按照我們現在學生的就學年齡,從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到高中教育,基本上都是未成年人,在這個階段家長和孩子經常性的溝通、交流是很重要的。
父母要多和孩子共同在一起生活,千萬不要以為孩子小,不懂事。要知道,從孩子誕生那天開始,你的一舉一動對他都是一個無形的榜樣和影響。
每個孩子的個性都不同,比如有些人性格內斂,有些人性格外向;有些人喜歡藝術,有些人喜歡體育……這些都沒有好與壞的差別,但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愛好需要采用不同的引導方式和發展方向。
父母只有在和孩子的共同生活中,才能真正深入地了解孩子,進而尊重孩子的個性并加以引導,而不會做違背孩子天性的事。
包校小學部曾經的冬季音樂會上,爸爸們與孩子們同臺合唱《爸爸去哪兒》。深情并茂的歌聲,父子、父女之間情真意切的親情讓全場不少觀眾熱淚盈眶。
音樂老師對我說了這歌聲背后的故事:考慮到大部分家庭都是媽媽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多,如果能夠通過孩子和父親一起合唱這首歌曲,增進父親和孩子的親子關系將會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所以較后我選擇了《爸爸去哪兒》作為合唱歌曲進行練習。共有15位爸爸在百忙中抽空前來學校參加了兩次彩排和正式演出。
Felicity的爸爸是澳大利亞人,基本不懂中文,他為了能和孩子一起演出,每天努力在家看著拼音學習演唱這首中文歌曲。玲瓏的爸爸那段時間一直在北京工作,為了參加我們的演出,特地在當天下午乘飛機趕到學校,5分鐘的演出結束后,他又搭乘飛機趕回北京繼續工作……這一切的一切,讓很多的媽媽們潸然淚下。
我們常常發現,當孩子到一定年齡之后有些家庭就會出現親子關系緊張。為什么?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家長不懂得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一直把孩子當做是應該聽自己話的小孩子。
我建議有條件的家長們可以去學習一些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尊重教育規律。
家長可以從孩子懂事起做成長記錄。我們看到一棵古樹,千百年來雖然默默無聞,但經歷了很多風風雨雨。孩子的成長也是如此,雖然每天看似平淡,但如果有意觀測、記錄下來,就會發現其中的變化。
有心的家長完全可以做到,而且現在技術也提供了很多便利條件,可以拍照片,拍視頻,節省很多時間。還可以據此請專家、老師研究孩子的成長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
對于青春期的孩子,較關鍵的就是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如果家長尊重、理解孩子在這個階段可能發生的心理變化,親子關系維護得好,那么其他問題就比較容易解決,但如果這個階段親子關系沒有處理好就很糟糕了。
家長要有意識地讓孩子從小就融入到社會當中去,融入到集體當中去,不要局限在非常狹隘的世界里。通過運動,通過公益活動,也可通過到外地與國外去實地考察,投入到廣闊的世界里去。
另外,作為家長不能對孩子過于溺愛。因為現在獨生子女比較多,很多家長對孩子有求必應。我認為家長對孩子的物質需求在孩子身體健康的前提下,不應該有過多的物質方面的滿足。
除課內體育課外,包校每個年級的“春、秋游”也依據學生身心發展水平量身制定。四年級學生參加莫干山野營活動。活動內容包含探訪農家、做農活、自制竹筏下水、徒步6個小時的山路、依靠指南針穿越竹林尋寶藏等。
五年級學生參加南北湖野營活動。活動項目更具挑戰性,包含皮劃艇、射箭、攀巖、攀爬、越野等。這些活動不僅僅是體育活動,更是整個課程譜系的重要組成:中學部則開展前往陽朔、廈門、北京的“校外拓展周”,這些活動的成功舉辦也離不開家長的大力支持。
包校每周都有學業類、戲劇類、音樂類、慈善類的活動,這些活動都受到了家長的熱捧。無論是全校性大型活動還是年級或班級活動,家長們都會身著正裝,有的還帶著學生的弟弟妹妹來觀看演出。
總而言之,我認為一個好的家長,應該品格高尚,思想開放,心胸寬廣,愛好廣泛,同時秉承這樣一個理念: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希望并相信孩子能超過自己。
◆ ◆ ◆ ◆ ◆
在3月10日的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春季峰會·上海站,吳子健校長將會攜包玉剛實驗學校,一同等候大家的光臨。屆時家長們可以帶著孩子到現場來領略包校驚人的全人教育,相信一定能滿載而歸!
除了吳子健校長外,許多全國國際學校校長及教育大咖也將悉數到場,還在等什么?快識別以下二維碼報名吧,小編在現場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