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日,第八屆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將在上海浦東嘉里大酒店隆重舉辦。
本屆大會以“數智賦能成長,教育啟迪創新”為主題,旨在構建全球前沿智慧、激發創新思維的平臺,現場將匯聚國內外100+位來自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專家與學者,交流創新教育成果,共享成功教育經驗,攜手探索教育領域的變革路徑,促進教育生態高質量發展。
我們榮幸宣布,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十三屆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上海中華職業教育社原主任、上海公共外交協會會長周漢民先生將作為重磅嘉賓出席IEIC大會作主旨演講。
重磅嘉賓
周漢民,現任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公共外交協會會長。曾任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上海中華職業教育社主任等職。
周漢民先生用近十年的光景,推動了世博會的成功申辦。這是繼北京奧運會之后,中國又一次向世界展示開放姿態的盛會。中國在2001年申辦世博會時許下的諾言,在2010年成為現實。
作為上海公共外交協會會長,他積極推動“走出去”戰略,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在上海市政協的領導下,協會先后舉辦了中國企業走進“歐洲”、“美國”、“拉美”、“非洲”、“金磚國家和新興經濟體”、“東盟”、“亞太”等七屆研討會,向世界宣傳中國企業,為中國企業開拓世界市場牽線搭橋。
周漢民先生不僅是中國教育現代化的見證者,更是推進創新人才培養方案的積極踐行者。作為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英國利物浦大學榮譽法學博士,他主要從事國際經濟法、國際貿易法、GATT/WTO、中美關系、浦東開放與開發、世界博覽會等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受聘為意大利威尼斯大學榮譽教授以及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廈門大學、同濟大學、東北財經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上海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等高校的兼職教授或客座教授。
三十多年來,周漢民先生厚植教育情懷,始終心系教育的發展,尤其是職業教育的發展。由黃炎培先生聯合蔡元培、梁啟超、張謇、宋漢章等48位教育界、實業界人士于1917年5月6日在上海發起創立的中華職業教育社,是黨和政府團結、聯系職業教育界和民辦教育界有關人士的橋梁和紐帶。作為上海中華職業教育社原主任,他深耕職教改革,身體力行,促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建設更高質量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他曾指出,科技創新要以成果轉化為目標,產業創新要以深度轉型升級為方向,職教改革要服務于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職業教育,既關乎國計,更關系民生,同時肩負著讓每個人都有出彩機會的使命。職業教育要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推動新質生產力盎然生長。
往屆IEIC·嘉賓金句回顧
王國維先生有說過人生的三個境界,我以為人生的三個境界就是使命感。第一個境界: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個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個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節選自第七屆IEIC大會
教育數字化是突破,是新賽道,是新優勢。第一,體現在它是中國的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所必需。第二,體現在它是我們已經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所必需。
節選自第六屆IEIC大會
我以為中國的教育,首先就要強調手腦并用,雙手萬 能。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是我們人為的劃分,我們需要的是通識教育、常識教育和修養,歷練與培養。
節選自第五屆IEIC大會
我們現在許多領域都有杰出人士,但是在戰略科學研究方面,還需要更多的精兵強將成為戰略思想家、科學家。
節選自第四屆IEIC大會
我們要教會每一個學生兩個最重要的理念:生命至上和科學應對。今天的教育,不分年齡、不分國界,應該是全生命周期、全世界范圍。
節選自第三屆IEIC大會
我認為有三個問題是學校教育必須突出的,一是人當有一技之長,二是人當有謀生本領,三是人當有時刻準備著為國家、社會和人類貢獻的高尚情懷。
節選自第二屆IEIC大會
18年前,聯合國對21世紀人類的教育提出了四個建議,也是四大暢想:1.學做人;2.學做事;3.學求知;4.學共處。
節選自第一屆IEIC大會
周漢民先生作為IEIC大會重磅嘉賓,已連續七年出席大會并發表演講。期待在第八屆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上,聆聽周漢民先生的真知灼見!
第八屆IEIC國際教育創新大會
11月1日@中國·上海
共赴一場關于教育未來的深度對話
在數智時代,為創新蓄力賦能